|
|
|
|
资源编号
|
3101MOUSCSP5096
|
细胞名称
|
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
|
形态特性
|
纺锤形和上皮样的混合形态
|
生长特性
|
贴壁生长
|
特征特性
|
B16黑色素瘤是一种在癌症研究中广泛使用的细胞系,首次建立于1954年。B16细胞来源于C57BL/6小鼠的黑色素产生上皮细胞,并以其在肺、肝和脾脏形成转移的能力而闻名。通过利用B16细胞作为研究模型,研究人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癌细胞在身体各个器官中扩散和建立的机制。B16细胞有不同的子系(包括B16-F0、B16-F1、B16-F5、B16-F10等),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独特的特性。
|
培养条件
|
RPMI1640+10%FBS
|
传代方法
|
1:4-1:8传代;3-4天一次
|
传代情况
|
C5
|
冻存条件
|
完全培养液95%,5%DMSO
|
支原体检测
|
阴性(PCR法)
|
STR
|
1-1:17,18;8-1:16,17;1-2:19,20;11-2:16,17;2-1:16,16;12-1:17,18;3-2:14,15;13-1:17.1,18.1;4-2:20.3,21.3;15-3 22.3,23.3;5-5:16,20;17-2:15,16;6-4:18,19;18-3:15,16;6-7:15,16;19-2:13,13;7-1:26.2,26.2;X-1:28,28
|
同工酶
|
|
染色体
|
|
使用权限
|
完全共享
|
参考文献
|
|
图片
|
|
备注
|
本库的细胞系(株)仅用于研究工作,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其它目的。使用者不得将本库细胞系(株)转让给第三者。使用者在发表研究论文或结果时,应注明细胞系(株)的来源。
|
保藏单位
|
中国科学院细胞和干细胞库/国家模式与特色实验细胞库
|
联系方法
|
顾老师,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20号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021-54921358;tygu@sibcb.ac.cn;微信号:scellbank
|